找回密码

巴黎“中国迷”们的“除夕大餐”

2011-2-4 14:44| 发布者: 农夫| 查看: 178| 评论: 0

 【欧洲时报网】2月2日,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馆迎来第29届巴黎语言博览会。在这个一年一度的语言文化传播展会上,来自30多个国家的参展商们精心准备了各具特色的展台,为前来观展的人们搭建起语言文化交流的平台。

中新社报道,此次国际性语言博览会开幕恰逢中国农历除夕。因此,自2006年以来第六次组团参展的中国国家汉办及孔子学院总部精心搭建了以大红色为主的分类展台,入口处摆放着中国农历兔年吉祥物,展厅中央的大屏幕上播放着介绍中国文化的纪录片,另一侧则摆放着两套色彩鲜艳的京剧戏服。这充满“中国元素”的展区洋溢着新春佳节的欢乐气氛,吸引了不少法国的“中国迷”前来观赏、交流,尽情享受中国文化的 “除夕大餐”。

   中国总有意想不到的事让人震撼

  在展区的左侧,是为网络孔子学院所开发的汉语国际教育“云资源”产品体验区。一位中文名叫方清的法国女孩兴致勃勃地做着中文成语测试。这套产品主要通过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等展示中国汉语成语文化,同样也是辅助网络汉语教学的多媒体资源。

方清告诉中新社记者,她曾经学过四年汉语,三次去中国工作,深深被中国文化吸引,尤其喜爱中国的电影。在她看来,中国最让她为之着迷的地方就在于:每一次都会被想象不到的新鲜事物所震撼。回到巴黎以后,方清总是希望能够继续学习巩固中文,为了以后能再回到中国看一看。

   对中国从好奇到热爱
  
  中新社记者看到,不时有像方清这样的“中国迷”来到中国展台。年过六旬的德语教师格里·德隆女士与中国也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70年代末,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中文的她曾在80年代初期以“背包客”的身份从中国南方沿海城市一路行走直至西北敦煌。回到法国后,她又以导游的身份带团再次领略西北风光。每当回忆起在中国的日子,格里·德隆女士坦言:自己最喜欢的是那些中国古老的建筑和历史古迹。

她说,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从最初的好奇慢慢转变成为一种热爱,这种趋势势不可挡。

   汉语兴缘于中国强盛
  
  中国国家汉办及孔子学院是中国语言文化展区的主角。巴黎七大孔子学院的中方校长钱志安教授介绍,虽然汉语对外国人而言是一门十分深奥且神秘的语言,但孔子课堂利用一系列活动培养起“老外”对汉语的兴趣,这些往往对中国文化赞不绝口的外国人最终都能在孔子课堂中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戏称孔子课堂是一个“汉语文化俱乐部”。

钱教授最后也十分肯定地说,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如今能够风靡全球,这与中国的日益强盛是密不可分的。

据介绍,巴黎语言博览会迄今已有25年历史,在语言传播领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展台将利用中国春节,组织一系列活动,如写春联、贴福字、做灯笼、剪窗花等,让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及巴黎市民充分感受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编辑:欧阳时)

最新评论


|  关于我们  |  奉献捐赠  |  社区资讯  |  社区影音  |  联系我们  |

欧洲基督徒社区网站——一独立于任何宗教团体。本站的宗旨是向全球各种文化、信仰背景人士提供一个了解基督教的平台,


同时希望通过介绍耶稣关于爱人如已、彼此饶恕、服务他人等教导为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欧洲基督徒社区Google+

我的微博|Archiver|手机版|

欧洲基督徒社区版权所有 欧洲基督徒社区 © 2010-2014 欧洲基督徒社区

返回顶部